站内搜索
下载中心
站内导航
  • 首页
  • 学院总览
  • 新闻中心
  • 党群之家
  • 高等学历自学考试
  •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 非学历教育
  • 业务拓展
  • 厚德 博学 笃行 弘毅

    绵阳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培训中心

    Continuing Education College Training Center

    四川省“国培计划”中西部骨干项目和省级教师培训项目绩效评估实施办法(试行)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制度

    发布时间:2025/06/19 | 点击量:


    附件2

     

    四川省“国培计划”中西部骨干项目和省级教师培训项目绩效评估实施办法(试行

     

    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和《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的通知》(教师函[2021]4号)精神,落实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国家级和省级教师培训计划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川财教[2020]88号)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国培计划”中西部骨干项目和省级培训项目(以下简称“国培”和“省培”)过程管理,深化绩效评估改革和结果应用,促进培训提质增效,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估对象

    承接我省“国培”“省培”项目的省直属事业单位、省内外师范院校、教师发展机构、中小学校、网络培训机构及相关实践企业等。

    二、评估方式及分值

    1.评估方式。结合项目组织实施程序,重点采取培训方案审阅、过程性视导、学员匿名满意度、培训成效资料查阅等方式进行,并以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评定。

    2.评分占比。评估采用100分制,过程性视导占比30%,学员匿名满意度占比30%,培训成效占比40%

    3.评分折算。项目考核总分≧95分为优秀等级,项目考分<95但≥85为良好,项目考分<85但≥60为合格。项目考核<60分则为不合格。

    三、评估组织

    在四川省教育厅领导下,具体由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执行评估组织事务性工作。

    1.组建评估专家组。组建省级教师培训专家工作组,研制教师培训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具体负责“国培”“省培”教师培训项目的方案指导、过程监管和质量评估等工作。

    2.组建教师培训专家库。分项目类别组建省市县三级教师培训专家库。在专家组指导下,随机抽取不同类别专家库专家进行教师培训项目的方案指导、培训实施指导及项目绩效评估等工作。

    教师培训绩效评估工作要在纪检小组的常态监督下,本着客观、公正、公平原则组织实施。

    四、评估程序

    1.承训单位(机构)训前提交培训实施方案,教师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阅指导。

    2.培训方案在专家审阅指导修改后,承训机构确定项目开班和结业典礼具体时间和地点。

    3.教师发展中心根据承训单位(或具体项目)实际情况,组织专家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过程性视导,过程性视导可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

    4.各培训项目结束后,按照任务实施通知要求,提交相关培训材料和生成的培训课程、项目案例等成效性材料,教师发展中心统一组织专家评审。

    5.结合平台管理系统显示的学员匿名满意度和专家视导过程中对学员匿名满意度的情况,综合视导和资料评估,进行打分评定。

    6.综合打分评定后,按照评分折算进行公示。

    五、评估结果应用

    承训单位(机构)的项目评估结果作为下一年度申报我省“国培”“省培”项目的重要依据。当年项目绩效评估在不合格(得分低于60,下同)级以下的承训单位(机构),2年内不得再承担我省组织开展的国家和省级教师培训及教育系统人员培训工作。当年项目绩效评估在合格级以下的市(州)或项目县(区、市),相应扣减次年培训名额或相关国省培经费额度。

    六、评估经费

    绩效评估经费涉及相关专家劳务费、资料费、会议费等,在教师培训项目办工作经费中按照相关规定列支。

    七、其他

        各地教师培训项目可参照此办法实施。具体评估内容的指标详见附件。

     

     

     

     

    附表1

    培训实施方案评估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方式

    得分

     

    需求调研(10

    1.针对培训需求进行有效的调研,有调查问卷或座谈提纲。

    2.有具体详实的调研分析报告,分析报告中有具体数据、事实等真实依据。

    查阅访谈

     

     

     

    目标设定(10

    1.目标设定基于需求调研结果,重点针对教师问题导向。

    2.培训目标与项目定位、要求吻合,具备“具体、可衡量、可达成、可操作、时限性”等特质。

    3.培训主题确立体现“小”、“实”、“专”、“快”。小:解决具体问题。实: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盲点、热点、难点、疑问点。专:专业深度。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快:见效快

     

     

    查阅

     

     

     

    培训课程(25

    1.课程设置符合国家规定,遵循教育部相关培训指南及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必修课程模块。

    2.课程设置对应目标需求,有助于达成培训目标,体现项目特征,适合参训教师。

    3.课程设置,课程名称具有吸引力,课程内容取向从素养、知识、能力考虑。课程之间有内在逻辑关系,针对性强,体现理实结合。强化授课教师与学员对话,要以任务为驱动,给学员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

     

     

     

     

    查阅

     

    培训方式(15

    1.培训方式体现项目特点、遵循教师成长规律。

    2.将“互联网+”融入培训全过程。

    3.根据培训内容灵活运用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对话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

    4.培训方式根据具体情况,注重创新。

     

     

    查阅

     

     

     

    学员管理(10

    1.培训安全管理到位,疫情常态化防控预案及措施到位,安全责任明确到人。

    2.培训组织实施有专班管理,管理制度建立健全。

    3.培训学习生活条件符合要求,学员考勤、参与学习互动、作业完成等评价指标科学合理。

     

     

    查阅

     

    专家资源(15

    1.授课专家数量、结构及具体要求遵循相关文件。

    2.有对授课专家的相关简介。

    查阅

     

    经费安排(15

    资金安排符合程序,经费标准符合要求,有详细的预算表。

    查阅

     

        

     

     

     

    特色亮点

     

     

     

    存在不足

     

     

     

    改进意见

     

     

     

     

     

     

     

     

     

     

     

     

     

    附表2

    培训项目视导评估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方式

    得分

     

     

    组织保障

    领导重视(10

    1.项目承担单位高度重视,组建了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项目执行机构;

    2.召开了项目实施工作专题会议;

    3.能统筹调配校内外培训资源。

     

     

    制度健全(10

    在培训专家选聘、学员管理、质量监管等方面建立相关制度。

     

     

     

    培训条件

    培训硬件(10

    1.有或合法租赁培训专用教室;

    2.有或合法租赁培训专用就餐地点;

    3.有或合法租赁培训专用住宿条件。

    实地查看

     

    培训师资(20

    1.首席专家研究专长与培训领域吻合,有较高学术造诣与丰富培训经验,在相关领域有影响力,能全程参与项目指导;

    2.专家团队成员结构合理,本单位专家有一定占比,一线优秀骨干教师、教研员不少于50%

    查阅

     访谈

     

     

     

     

     

    培训实施

    培训准备(10

    1.  与学员提前建立联系,介绍培训安排及要求等;

    2.教学设施设备完好;

    3.培训手册等资料准备充分;

    4.提前与授课专家联系沟通授课内容与要求;

    5.有项目实施预案,特别是疫情防控等安全措施。

    查阅

     

    访谈

     

    管理团队(10

    合理配置管理团队成员,选好班主任等。

     

     

    过程管理(20

     

    1.班级管理:教学班主任和行政后勤班主任职责明确,工作有效;

    2.教学管理:严格按照培训实施方案执行培训,有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举措,培训考核标准明确过程详实;

    3.服务管理:为学员提供充分的学习保障、后勤服务、安全保障;

    4.档案管理:培训档案完备清晰。

     

    访谈

     

    培训经费

    经费使用

    10

    1.经费使用范围、标准等符合相关资金管理办法;

    2.培训时长按照文件要求真实开展,经费支出程序符合相关文件要求。

    查阅

    访谈

     

     

     

     

     

     

    特色亮点

     

     

     

     

    存在不足

     

     

     

     

    改进意见

     

     

     

     

     

     

     

     

     

     

     

     

     

     

    附表3

    培训成效资料评估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方式

    得分

     

     

    资料整理

    20

    文本资料

    按照任务清单提交过程实施材料,训前、训中、训后总结、跟踪等组织实施的制度及过程性、结果性资料完善,归档科学合理。

    查阅

     

    成果资料

    项目收集整理了学员参训过程中的图片、视频及生成性资源的视频、图片、经验模式等成果性资料。

    查阅

     

     

     

     

     

     

    培训效果(50

     

    学员发展

    1.培训学员当下认可度高。

    2.培训后行为有改进、作用发挥较好。

    访谈

    查阅

     

    资源成果

    1.项目团队能总结出逻辑明晰、可复制推广的培训模式或经验。

    2.生成一定数量的精品课程、典型培训实践案例和学员成长典型个案等资源成果。

    查阅

     

    特色创新

    1.在课程资源开发、培训团队建设、研修模式等方面有创新。

    2.在培训管理及训后服务等方面探索出了有独特推广价值经验。

    3.在培训简报撰写、成果凝练及推广宣传等方面内涵深刻,影响较大。

    查阅

     

     

    经费使用(30

    经费管理

    1.建立并完善项目经费管理的制度。

    2.经费预决算表填写真实、规范、详细。

    查阅

     

    经费效益

    经费使用范围和开支标准符合《四川省国家和省级教师培训计划资金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查阅

     

    合计

     

     

     

     

    特色亮点

     

    存在不足

     

    改进意见

     

     

     

     

     

     

     

     

     

     

     

     

     

     

     

     

     

     

     

     

     

    附表4

    网络研修类项目评估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方式

    得分

     

     

     

    平台功能

    10

    基础条件

    平台软硬件条件优良,多网联通性好,平台浏览速度快,系统稳定,导航清晰,使用便捷。

    登录

     

    支持条件

    1.教师个人空间具备自主选学、课程学习、计划制定、日志发布、进度反馈、互动交流、资源分享、行为记录和工具提供等基本功能,支持跨校研修活动;  

    2.教师工作坊具备成员管理、计划发布 、资源推送、活动组织、监测评价、行为记录与信息反馈等功能,   提供资源建设、研讨交流、调查统计等协同研修工具,支持组织区域主题研修。

    登录

     

    课程资源(20

     

    资源情况

    培训课程符合课程模块化管理要求,基于学科凸显分级分层培训,课程涵盖综合课程、专题课程、技术素养课程和学科教师专业发展课程等四个部分;课程针对性强;课程及案例资源数量丰富,能够满足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层级教师有效选学、长期研修。

    登录

     

    任务考核

    根据开展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要求,合理设计教师实践任务;科学设计考核评价机制,确保教师学用结合。

    登录

     

    服务团队(10

    团队建设

     

    承训单位已建立项目管理团队、专业服务团队及技术支持团队, 职责分工落实,   沟通协调能力强。

    访谈

     

    服务水准

     

    课程学习监控机制完善,能够有效防止挂机等现象; 驻地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与专业能力高

    访谈

     

     

    研修方案(20

     

    方案设计

    项目培训目标定位明确, 培训阶段设计合理且任务具体明确; 线上线下有机结合、优势互补;   研修活动主题明确、任务合理、形式多样。

    查阅

     

     

     

    培训内容

    网络研修、校本研修 、区域研修三个层面的内容设计及衔接合理;网络研修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分阶段设计课程模块开展主题式研修;区域研修内容设计能够指导区县开展跨校的线上线下研修活动,组建学习共同体,提供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等选学服务。

    查阅

     

     

    线下集中(10

     

     

    目标设定

    线下集中培训目标定位精准,重在提升骨干培训者线下研修活动组织能力、“教师工作坊”主持能力、教师学习辅导引领能力及研修资源整合加工能力。

    跟班

     

    实施管理

    注重教师参与,综合运用讲授、研讨、合作、实操等培训方式,学员考核评价指标设置合理,跟踪指导措施具体明确。

    跟班

     

     

    全员研修(10

    活动组织

    学员差异性需求。区域培训者队伍和校级培训者队伍任务安排合理,管理措施得力;评价以应用为主。

    抽查

     

    模式创新

    注重教师培训模式创新,已建立多种区域常态化混合式培训模式;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县域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规划。

    抽查

     

    培训效果(20

    学员反馈

    参训者对培训项目实施的认可度,参训学员在线学习时长、作业完成提交情况、参训学员的收获情况及满意度情况。

    查阅

    访谈

     

    合计

     

     

     

     

    特色亮点

     

    存在不足

     

    改进意见

     

     

     

     

     

     

     

     

     

     

     

     

     

     

     

     

     

     

    附表5

    学员匿名满意度评估指标

    1.  您对本次培训(研修)活动整体满意度:

    A. 非常满意  B. 满意 C. 一般 D. 不满意

    2.您对培训准备工作(通知衔接、训前调研等方面):

    A. 非常满意  B. 满意 C. 一般 D. 不满意

    3.您对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课程多样性、实用性等):

    A. 非常满意  B. 满意 C. 一般 D. 不满意

    4.您对本次培训授课专家的整体水平和授课质量:

    A. 非常满意  B. 满意 C. 一般 D. 不满意

    5.您对本次培训采取的形式(组织实施方式方法等):

    A. 非常满意  B. 满意 C. 一般 D. 不满意

    6.您对本次培训效果(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解决了实际问题,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A. 非常满意  B. 满意 C. 一般 D. 不满意

    7.您对本次培训提供的服务质量(食宿条件、平台资源、班级管理等):

    A. 非常满意  B. 满意 C. 一般 D. 不满意

    8.您认为本次培训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

    A. 课程设计  B. 师资安排  C. 服务质量  D. 培训管理

    9.您认为本次培训较满意的授课教师是(最多可写3位的姓名):

    10.您对本次培训的意见建议是(您的意见建议对我们改进工作很重要,请您一定要认真填写)

     

    TOP

    版权所有:绵阳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培训中心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绵兴西路166号 | 电话:0816-2191017 | 邮箱:mszxst@163.com